鸣谢指导单位:(拟)
国际采矿及金属协会
欧洲粉末冶金协会
欧洲机床工具工业协会
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
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
意大利机床制造商协会等
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
亚洲粉末冶金协会
日本粉末冶金工业协会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
中国硬质合金协会
中国机械工程学会
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
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
广东省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
共同组织单位:
德励国际会展集团
宝武钢铁集团
全联冶金商会
上海市金属学会
国家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
组委会执行招展单位:
励兴展览(上海)有限公司
鸣谢科研院校及相关单位:
中国五矿
中冶集团
中钢集团
中铝集团
中信重工
北方重工
中国有色集团
宝武集团
沙钢集团
有研集团
中国工程院
清华大学能源研究院
华东理工大学
上海大学
上海理工大学
上海电机学院
北京科技大学
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
北京矿冶研究总院
武汉科技大学
河北工业大学
安徽工业大学
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
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
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
中国机械总院集团
北京机电研究所
江苏沛县铸造业协会等
市场动态:2022年全球培育钻石珠宝市场规模120亿美元
金尼斯基在1月2日发表了文章,认为2022年全球培育钻石珠宝(成品)的市场规模约为120亿美元,比2021年增长38%,不过裸钻价格下降了20%左右。不但如此,培育钻石珠宝销售额首次在全球总额中的占比超过了10%。
假如之前传言的“2022年全球(天然)钻石珠宝销售总额基本与2021年持平”属实,即维持在840~870亿美元左右,那么上述“超过10%”的说法是可以得到佐证的。
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印度1~11月的成品钻出口情况看看“中游->下游”的输送情况(12月数据目前未出):
- 天然钻石出口额:216亿美元
- 培育钻石出口额:16亿美元
裸钻出口额占总比:6.9%
考虑到两类钻石在成品珠宝中所占比例的不同、印度出口的全球占比,以及零售商对客单价和利润率的刚需,金尼斯基所说的“10%”基本接近事实——虽然一些细节依旧模糊。
另:前几日AMR曾经在报告中认为2030年全球培育钻石市场价值总规模为499亿美元,并在之前的十年内保持9.4%的年均增长。这个数据显然包括了培育钻石在工业领域的应用。以此为基础经过演算,2022年用于工业领域的培育钻石总价值为220亿美元左右。该数据是否属实,还请各位业内伙伴参考对比。
“下游市场‘增量+降价’的趋势,将在2023年延续。”
顺便谈谈上游供应
我们去年讲了不少关于印度在培育钻石行业的发展,包括建立产业园、银行的支持、大量进口和制造CVD设备、大量输出改色钻石、苏拉特地区免除电力税等等。当时这些事件引起了很多的讨论,不少“外面的媒体”发布了文章,并不自觉地开始比较中国和印度在生产端的竞争力。
从2022年的情势来看,中国的培育钻石(毛坯)总产量应当在1200~1300万克拉左右(包括高温高压和CVD),全球占比大约为56%。相比之下,国际公认的印度产量占比大概为15%,因此中国依旧是全球培育钻石生产的龙头国家。
但也有媒体表示,印度一直把中国当成对手,并且正在快速追赶,背后大概有三个原因:
1)CVD领域扩产迅速(据金尼斯基提供的数据,目前印度一台CVD生长设备的价格在10万美元以内);
2)改色的成品钻并没有引起大范围反感;
3)印度的切磨产能很大,可以“接得住”自己生产的毛坯,哪怕大部分质量都不怎么样。
在最近一期的某线上刊物中,Dan Scott 也对中印两国进行了对比。(注:目前这份月刊是免费的,但36页的总篇幅中有大约30页都是广告,带观点的文章仅一篇,因此我们不做推荐)Scott在文章中说:为了配合培育钻石上游扩张的需要,印度正在大力生产石墨,并将其大部分用于培育钻石的生长。2022年8月,印度的人造石墨月产量达到了360万克拉,是上一年同期的两倍以上(注:该数据未经考证)。考虑到培育钻石的应用范围远不止珠宝行业,这种高速扩产的行为是“可以接受的”。
与此同时,Scott表示中国方面肯定不会减慢自己的节奏,尤其是最近封控政策放开之后,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,上游生产和下游需求大概率都会出现上升。“众所周知,中国是一个一旦开始表现,就十分出色的国家。”
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。